http://www.daisywong.com.hk 我的《信報》專欄「蘭開夏道」可在我的網站看到(講click右上角「專欄」)今天刊出的文章是「這不是一場表演」。
3月18日,9:55p.m.。我在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的化妝間對著鏡子,跟自己說:「完成了。一連五場『王迪詩寸嘴講』完成了。」
腦海裡還留有觀眾的歡笑聲和掌聲。我心裡有一種淡淡的喜悅,換了衣服,把一切都收拾好,臨別時看了最後一眼這個陪伴了我三天的化妝間,我每次出場前都在這裡好好準備自己。我關上化妝間的門離開劇院,有人在等著我。
「想吃什麼?」Philip說。他看完剛剛最後一場的「寸嘴講」,然後在車上等我。
「好想喝暖暖的Sake,想吃串燒和拉麵!」我說。
我們來到由一個日本人家庭經營的小店,點了許多食物。當初Philip說要來看我的「寸嘴講」,我說「要看就自己買票吧」,因為買票的人太多,結果他當然是買不到,這傢伙也未免太沒誠意了!到了「寸嘴講」舉行的第二天,我在劇院化妝間的桌上看到一壺柑桔蜜。一打開,Jesus……那柑桔的香味撲鼻而來!旁邊放了一張卡,寫著:「Dear Daisy,柑桔是我媽自家醃製的,聽說是我們家裡的祖傳秘方。我謊稱喉嚨痛,給你從家裡把柑桔蜜偷出來了,你本來的聲音就很甜,喝了保證更甜。加油啦!Philip」看,這傢伙最大的本領就是口甜舌滑。好吧,看在柑桔蜜份上,就給他最後一場的門票吧。
「寸嘴講」是我的創作,是富有王迪詩特色的演講。很開心事後收到許多觀眾的電郵,其中一位說:「原來香港可以有這樣的talk show!香港一直只有娛樂圈類型的搞笑show,看完Daisy你的演出後才知原來talk show可以是這樣的!既有娛樂性,但笑完後仍給我帶來許多反思,有許多感動的時刻,真是一次難忘的體驗!」
我在「寸嘴講」之中學到最多的就是「分享」的意義。今次說了兩個題目:愛情和工作,我真心跟大家分享了我的愛情和工作經歷,只要把自己真心相信的事情坦然地說出來,大家都會有「感應」。
有劇場界的朋友跟我說,要做talk show,先要了解「表演」是什麼的一回事,而那當中涉及一定程度的acting。但我從一開始便斬釘截鐵地說:「我所做的不是『表演』。王迪詩不會演戲,也沒有興趣演戲。我只會做我自己。」
當然,我不是說演員都是虛偽的,演員在電影裡所飾演的是另一個人,但我現在不是拍電影,我在演講中並不是要「飾演另一個人」,觀眾可是來看一個真真實實的王迪詩啊!即使我不完美,我還是寧願讓大家看到我的脆弱,也不願意裝成另一個完美但不是我自己的人。
有沒有發現最近唐英年說話流利了很多?他說梁振英壞話時竟完全沒有漏口,為什麼?因為他在說梁振英的壞話時是打從心底裡相信自己所說的話,說著自然流暢,而且字字鏗鏘。See,只要做自己,說自己真心相信的事,說出來的話自然有說服力,就是這麼回事。
當然,我在「寸嘴講」中運用了身體語言和演講技巧,如何有條理、有組織、有重點地把我的思想透過語言表達出來,但說話技巧並不使這一切變成一場「表演」,在心態上我有自己的堅持。後來收到許多觀眾的電郵,有人說:「Daisy,我看見了你的『真』。來看talk show之前我仍很懷疑這到底是不是王迪詩,但看完這個show之後,我肯定你就是百分百的王迪詩!」
也有觀眾發來電郵說,看「寸嘴講」就像逢星期六看我的專欄一樣,只是今次更好玩,因為這次是一個活生生的王迪詩在大家面前講故事、說笑話。我跟大家一起笑、一起哭,一起經歷了一個多小時的美妙時光,配合音樂和燈光效果,讓大家猶如進入了另一個空間。
我更享受與現場觀眾的互動。Well,but I have to say,我最愛聽到的尖叫聲始終還是「Daisy!你好靚呀!」我在台上聳聳肩,裝成一乎滿不在乎的樣子,其實心裡樂得在放煙花!
完成最後一場演講的那一夜,Philip和我在日本餐廳裡一起喝著暖暖的Sake。
「你喜歡我的演講嗎?」我問Philip,一邊輕輕搖著那小小的酒杯。
「哈,你在台上還不是老樣子!我不是第一天認識你呀。」
我微微一笑,還是Philip了解我。小店裡彌漫著串燒的香氣,我們默默喝酒,有一段時間沒有說話,感覺卻很親近,我已經很久沒感覺到跟Philip這樣親密過了。我把這種感覺在心裡印一遍。人生裡總有一些時刻是永遠不會忘記的。
(撰文:王迪詩 http://www.daisywong.com.hk)